诗词原文
赠蜀僧闾丘师兄
唐·韦应物
远公能诵《莲华经》,
莲华灼灼开红蕖。
山僧又解敲新韵,
风磬霜锺出翠梧。
能令听者生欢喜,
莫教离人恨长途。
珍重赞公惊久别,
且谈诗句未谈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追求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远离尘嚣的高僧能诵读《莲华经》,
就像那红艳艳的莲花盛开在池塘中。
山寺的僧人又擅长敲击新谱的乐曲,
风中的磬声和霜后的钟声从翠绿的梧桐林中传出。
这美妙的音乐能让听者心生欢喜,
可别让远行的人因思念而怨恨漫长的路途。
珍重啊,赞公,我们惊喜于这长久的别离后的重逢,
此刻我们只谈论诗句,不谈那深奥的禅理。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赠给一位名叫闾丘的蜀地僧人师兄的,诗中描绘了高僧诵读佛经、敲击乐器、演奏音乐的情景,以及诗人与僧人重逢后的喜悦心情,诗人通过赞美高僧的修行和才艺,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了高僧的修行生活和诗人与僧人的深厚友情,诗中通过“远公能诵《莲华经》”和“山僧又解敲新韵”等句,展现了高僧的博学多才和修行境界。“珍重赞公惊久别,且谈诗句未谈禅”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喜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的个人经历有关,韦应物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多地刺史,晚年则辞官隐居,在隐居期间,他结识了许多高僧和隐士,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首诗可能就是在他与一位蜀地僧人师兄重逢后所写,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