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奁忽透菱花影,淡与油窗描杏花。的解释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夜感怀

清·纳兰性德

玉奁忽透菱花影,淡与油窗描杏花。

夜雨轻寒灯影瘦,孤衾愁卧梦天涯。

作者及朝代

作者: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

朝代:清朝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他是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译文

精致的玉镜框忽然映出了菱花(一种水生植物,其叶形似菱角,花美丽)的影子,那淡淡的影子仿佛是在油纸窗前轻轻描绘着杏花的模样,夜晚的细雨带来了一丝寒意,灯光也因此显得瘦弱而昏黄,我独自躺在冰冷的被褥中,愁绪满怀,梦中仿佛游走于天涯海角。

释义

玉奁忽透菱花影:玉制的镜框中突然映出了菱花的影子,象征着一种不经意间的美好发现。

淡与油窗描杏花:那淡淡的影子,就像是在油纸窗上描绘着杏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

夜雨轻寒灯影瘦:夜晚的细雨带来寒意,灯光也因此显得黯淡而瘦弱,增添了环境的凄清氛围。

孤衾愁卧梦天涯:独自躺在被褥中,愁绪满怀,梦中仿佛游走于天涯海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中的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通过“玉奁”、“菱花影”、“油窗”、“杏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氛围。“夜雨轻寒”、“灯影瘦”、“孤衾愁卧”等词句,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一生情感丰富而细腻,他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夜,诗人独自一人在家,面对窗外的细雨和室内的灯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愁绪,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春夜感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