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万顷天。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西郭

唐·韦应物

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万顷天。

水色澄鲜风澹荡,波光潋滟柳轻飏。

楼台掩映斜阳里,舟楫悠扬暮霭间。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手提西郭之上那轮照耀着三座山峰的明月,月光倾泻而下,照亮了南湖那广阔无边的水面,湖水清澈明亮,微风轻轻吹拂,波光粼粼,柳枝随风轻轻飘扬,夕阳余晖中,楼台掩映,暮色苍茫里,小船悠然飘荡,这里的风景如此美好,哪里还需要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郭与南湖的月夜美景,通过“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万顷天”的夸张手法,展现了月光的皎洁与广阔,以及南湖的宁静与浩渺,后文进一步描绘了水色、风光、楼台、舟楫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手提西郭三山月”开篇,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月光的明亮与广阔,又暗示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生动优美,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将西郭与南湖的月夜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西郭与南湖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描绘西郭与南湖的月夜美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韦应物的这种追求和情怀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