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泊船梅堰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泊船梅堰日微升,一迳深深唤我登。
野旷人稀行路苦,水寒山瘦草痕崩。
孤云出岫无心去,倦鸟知还有意征。
回首故园何处是,西风瑟瑟动离情。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旅途情感,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其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的经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将船停泊在梅堰时,太阳刚刚微微升起,一条幽深的小径仿佛在呼唤我前去攀登,野外空旷,人烟稀少,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倍感艰辛;河水寒冷,山峦清瘦,连草痕也因干燥而崩裂,孤独的云朵从山峦间悠然飘出,似乎没有目的地;疲倦的鸟儿知道该归巢了,却仍怀着继续前行的意愿,回头望向故乡的方向,却不知它究竟在何处,西风吹拂,带来阵阵萧瑟与离别的愁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泊船梅堰时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诗中“日微升”、“一迳深深”等句,营造出清晨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野旷人稀”、“水寒山瘦”则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孤寂与环境的荒凉,而“孤云出岫”、“倦鸟知还”等意象,则寓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如“孤云出岫”与“倦鸟知还”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的途中,梅堰作为一个泊船的地点,成为了诗人暂时停留与沉思的所在,面对清晨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景色,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故乡的温暖与亲人的关怀,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与不确定,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