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万山如走马,
一帆千里送归舟。
(注:“两岸万山如走马”并非李白《早发白帝城》原句,原句为“两岸猿声啼不住”,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创意性改写,以展现两岸山峦如骏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清晨,我告别了高耸入云的白帝城,
乘坐的小舟在千里之外的江陵一日之间便可归还。
两岸的山峦如同骏马般奔腾不息,
一片帆影在千里江面上送我归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一日之内到达江陵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两岸万山如走马”的生动比喻,展现了沿途山峦的连绵不绝和船行的迅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旅途的愉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两岸的山峦比作奔腾的骏马,既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的美感。“一帆千里送归舟”一句,则通过帆影的远去,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归途的期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据史书记载,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曾一度被永王李璘幕府所邀,后因永王叛乱失败而受牵连入狱,后来,他得到释放并沿长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虽然“两岸万山如走马”并非原句,但整首诗所表达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与李白当时摆脱困境、重获自由的心境是相吻合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