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原文如下: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您提到的句子“年年不是不吟诗,吟得诗成寄阿谁”实际上是对原诗意境的一种化用或变体,并非原诗直接内容,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原诗进行扩展和解析,同时尽量融入您提供的关键词意境。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韩愈的影响,风格清峭瘦硬,苦思力胜,别具特色。
译文(结合您提供的意境进行适当改编):
年年岁岁我并非不吟诗,只是吟得诗句又寄给谁呢?闲居之处少有人家相邻,一条荒草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在池边的树上栖息,和尚在月光下敲着寺门,走过小桥,眼前是原野迷人的景色;推开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定。
释义:
此诗虽未直接包含“年年不是不吟诗,吟得诗成寄阿谁”,但整体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通过描绘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自己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羡慕和追求,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著称,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凝居所的幽静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和典故,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还通过“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等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贾岛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宁静、自由的生活,而李凝的居所正是他理想中的隐逸之地,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您提供的句子并非原诗内容,因此在解析时我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融合,希望这样的解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