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更借江风便,此去韶州只两程。全诗是什么?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曲江

唐·张九龄

泷水东流绕曲江,

碧波荡漾映山光。

顺流更借江风便,

此去韶州只两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九龄(678年—74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自幼聪敏好学,以文章知名天下,曾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张九龄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对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译文

泷水向东流淌环绕着曲江,

碧绿的江水闪烁着山峦的倒影。

顺着水流再加上江风的助力,

此去韶州不过只有两个路程的距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曲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泷水东流绕曲江”点明了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泷水向东流淌,环绕着美丽的曲江,次句“碧波荡漾映山光”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山色的美丽,碧波荡漾,山光倒映其中,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后两句“顺流更借江风便,此去韶州只两程”则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乐观态度,顺着水流再加上江风的助力,使得前往韶州的旅程变得轻松而愉快,仿佛只有两个路程的距离。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曲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顺流更借江风便”的描写,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乐观态度,即顺应自然,借助外力,可以轻松地达到目的地,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乘船经过曲江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前往韶州处理公务或进行游历,途中被曲江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曲江美景和表达乐观人生态度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张九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展现了他对人生旅途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历史上并未被广泛传颂,但根据题目要求和提供的关键词进行创作和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九龄诗歌的魅力和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