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来诸彦文章公,不数钱起兼吴融。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

唐·杜荀鹤

同来诸彦文章公,不数钱起兼吴融。

一夜秋风动江色,明朝归棹各西东。

酒酣欲别心不忍,月照离亭霜正浓。

从此蓬山无远近,音书应许寄飞鸿。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一度隐居山林,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同时期的罗隐齐名,有“杜罗”之称。

作者简介

杜荀鹤生于晚唐乱世,一生以诗为业,未得显达,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杜荀鹤的诗歌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与我一同前来的各位才子都是文章大家,他们的才华不输于钱起和吴融,一夜秋风吹动江面,景色萧瑟,明天我们就要各自乘着归舟,分别向西或向东而去,酒意正酣时想要分别却又不忍心,月光照耀下的离亭上,寒霜正浓,从此以后,无论蓬山路途遥远还是近便,我们都应该通过飞鸿传递书信,保持联系。

释义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离别之际写给友人的赠别之作,诗中赞美了友人的才华,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并期望未来能够保持联系,首句“同来诸彦文章公,不数钱起兼吴融”赞美了友人的文学造诣;次句“一夜秋风动江色,明朝归棹各西东”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第三句“酒酣欲别心不忍,月照离亭霜正浓”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末句“从此蓬山无远近,音书应许寄飞鸿”则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江景和离亭的寒霜,营造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哀愁,诗人对友人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末句“从此蓬山无远近,音书应许寄飞鸿”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与友人相聚后即将分别之际,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漂泊不定,离别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常态,杜荀鹤在此时写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离别情感的抒发,更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