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崇日捧砚大如箕,大年落笔疾於飞”,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苏颂的《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北宋·苏颂
崇日捧砚大如箕,大年落笔疾於飞。
即今翰苑多才子,谁似当时得发挥。
作者简介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北宋政治家、天文学家、药物学家,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在天文历法、药物学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创制了“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在文学、史学、音乐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译文
砚台大如箕斗,在崇日(这里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日子或时期)里被恭敬地捧起;大年(这里可能指某位书法家或文人,也可能指某个时期)挥毫泼墨,落笔如飞,如今翰林院里有很多才子,但谁能像当时那样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砚台之大和落笔之快,赞美了某位书法家或文人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当今才子的期望和比较,暗示了虽然当今也有很多才子,但能够像过去那样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的却并不多。
赏析
这首诗以砚台和落笔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书法家的创作场景,通过“崇日捧砚大如箕”和“大年落笔疾於飞”两句,诗人不仅展现了书法家创作时的气势和速度,还表达了对书法家才华的赞美,诗的后两句也表达了对当今才子的期望和比较,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过去的同时,也对现实进行了反思和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颂和欧阳修的次韵之作,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苏颂与欧阳修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学术交流,因此他写了这首诗来回应欧阳修的某首诗作,在这首诗中,苏颂通过赞美书法家的才华和表达对当今才子的期望,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才子的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和对才子的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缺失,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以上解析仅基于现有的资料和文献进行推测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