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全诗是什么?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山行

宋·陆游

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

万壑千岩无地着,满天风雪更禁秋。

作者及朝代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他自幼聪慧过人,早年曾立志北伐中原,恢复失地,由于朝廷内部的妥协求和势力强大,陆游的仕途并不顺畅,多次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将这一情感融入到了他的诗词创作之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译文

还没到梅山的时候,心中就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不愿停歇;可真正到了梅山,却开始感到忧愁,这里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仿佛连立足之地都难以找到;更何况此时满天风雪,更添了几分秋日的萧瑟与凄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梅山的向往与到达后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刻感受,前两句“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后两句“万壑千岩无地着,满天风雪更禁秋”则进一步描绘了梅山的险峻与秋日的萧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梅山的复杂情感,前两句通过“未到”与“到得”的对比,巧妙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望;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梅山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被贬谪至偏远地区期间,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政治局势,诗人内心充满了苦闷与无奈,梅山作为他旅途中的一站,既是他心中的向往之地,也是他现实困境的象征,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