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欲落桃李折,牡丹未折已国香。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暮花叹》

唐·李煜

杏花欲落桃李折,牡丹未折已国香。

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花满庭芳。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后期则因国破家亡而充满了哀愁与感伤,李煜的词风独特,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杏花即将凋落,桃李的枝条也已折断,而牡丹尚未被采摘,却已经散发出国色天香,春风似乎并不理解离人的心意,仍然自顾自地吹拂着满庭的花朵,使它们散发出芳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末夏初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无奈,杏花、桃李的凋落象征着春天的离去,而牡丹的国香则预示着即便在美好即将消逝的时刻,依然有值得珍惜与欣赏的事物存在,春风不解人意,继续吹拂花朵,既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花落的景象,通过对比杏花、桃李与牡丹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杏花欲落桃李折”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春末花落的凄凉景象,而“牡丹未折已国香”则通过牡丹的国色天香,展现了即便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高贵品质的精神风貌,春风不解人意,继续吹拂花朵,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煜南唐国破之后,他身处异国他乡,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愁与感伤,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末花落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怀念与无奈,他也通过牡丹的国香,表达了自己即便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贵品质的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李煜的名义创作,但在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诗词集中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这首诗确实出自李煜之手,这里的解析是基于这首诗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内涵进行的,而非确凿的历史事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