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雨后田间
宋·杨万里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风格清新活泼,自成一派,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官,历任国子博士、太常丞等职,后辞官归隐,晚年因得罪宰相韩侂胄而被贬为赣州司户参军,他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是一位爱国诗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的开创者。
译文
梦中仿佛听到了一夜淅淅沥沥的雨声,清晨走过田间时,还能闻到雨水的清香,水田里蓄满了雨水,稻叶长得整整齐齐,早晨的阳光穿过树叶,低矮的晨烟缭绕在田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田间的清新景象,首句“梦中一夜雨浪浪”通过梦境中的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次句“晓过田间尚雨香”则通过清晨田间残留的雨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水田蓄满雨水、稻叶整齐、阳光穿树、晨烟缭绕的田园风光,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田间的清新景象,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将雨后的宁静与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嗅觉等感官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后田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和谐,诗人还通过描绘水田、稻叶、阳光、晨烟等自然元素,展现出了田园风光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归隐田园之后,在仕途不顺、官场黑暗的背景下,杨万里选择了归隐田园,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创作出了大量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对雨后田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