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三山远眺

宋·陆游

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

云气半开新涨碧,松风微动晚来寒。

飞鸿翅影斜阳外,渔艇歌声落日边。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婵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三山道看似远接天边,站在亭上望去却仿佛只在屋檐之近,云气半开,新涨的江水碧绿一片,傍晚时分,微风拂过松林,带来丝丝寒意,斜阳之外,大雁振翅高飞,落日之边,渔舟上传来悠扬的歌声,这样的景色与情感,哪里还能找到呢?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都共享着这美好的月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亭上远眺三山道的景象,通过远近、动静、冷暖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三山道是远连天,亭上看来只近檐”开篇,通过视觉上的错觉,巧妙地引出全诗的主题——远眺,诗人通过描绘云气、江水、松风、飞鸿、渔艇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云气半开新涨碧”与“松风微动晚来寒”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还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以“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婵娟”作结,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他心怀国家,渴望收复失地,但现实却常常让他感到无奈与失望,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慰藉,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