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刘禹锡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
九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此句为化用与想象结合,原诗中并无此句,但为贴合关键词,特作此设想融入解析中,以展现意境。)
(注:实际刘禹锡的《浪淘沙》系列中并无直接包含“老夫惊倒卷帘看,白浪飞从东海来”这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基于刘禹锡的风格与《浪淘沙》的主题,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创作融入,以便进行全面解析。)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白浪滔滔,无边无际,与大海相连;广阔的沙滩,一望无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不停地冲刷,使得东海之滨的陆地不断变迁,仿佛要将东海变成桑田,我这位老夫惊讶地卷起窗帘观看,只见白浪滔天,仿佛是从东海深处奔腾而来,气势磅礴,如同九天之上的银河倾泻而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浪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前两句描绘了海浪与沙滩的广阔无垠,后两句则通过“老夫惊倒卷帘看”的生动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海浪冲击力的直观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海浪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哲思,诗人以“白浪茫茫与海连”开篇,既描绘了海浪的壮阔,又暗示了自然的浩瀚无垠,接着以“平沙浩浩四无边”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广阔,为后文的“淘不住”和“变桑田”做了铺垫,而“老夫惊倒卷帘看”一句,则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海浪的震撼力量,最后一句虽为化用与想象结合,但“九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描绘,更是将海浪的壮观与银河的璀璨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被贬谪的时期,面对浩瀚的自然景象,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海浪的壮阔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豁达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