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夫人祠

唐·李商隐

黄昏窥镜匣,欲别畏严妆。

澹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潇湘。

九疑云杳苍梧暮,水远山长愁断肠。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之间,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还擅长骈文写作,有“骈文宗匠”之称。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他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卷入政治斗争,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个人的苦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黄昏时分,她对着镜匣窥视自己,想要离别却又害怕那严整的妆容,湖面平静如镜,仿佛被轻轻扫开,露出了如玉般清澈的湖水,丹青画出的正是那美丽的潇湘景色,九疑山云雾缭绕,苍梧之地暮色沉沉,水远山长,令人愁肠百结,子兰用赤口禳灾又有何益?不如看看那正则的红船也无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夫人祠的黄昏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湘夫人美丽而哀怨形象的赞美,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诗中“黄昏窥镜匣,欲别畏严妆”描绘了湘夫人离别前的复杂心情;“澹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潇湘”则展现了潇湘美景的如画风光;“九疑云杳苍梧暮,水远山长愁断肠”则抒发了诗人对湘夫人命运的同情和哀怜;“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夫人祠的黄昏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怨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蕴,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和个人的苦闷,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的仕途不顺和个人遭遇有关,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李商隐多次卷入政治斗争,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湘夫人祠的黄昏景象和湘夫人的哀怨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湘夫人祠》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它通过描绘湘夫人祠的黄昏景象和湘夫人的哀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