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全诗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闾莫予开。

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涛。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次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退至福建,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再被押解至元大都,囚禁达三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译文

五月初五端午节,你赠我一枝艾草,老朋友都看不见了,新朋友又在万里之外,丹心从前和现在一样炽热,只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我想要追随屈原的脚步,但三闾大夫(屈原)却不为我开门,忠愤之气填满了胸膛,眼泪像倾泻的波涛一样,我招来榴花一起饮酒,艾人(指艾草扎成的人形)都笑话我这个老夫太疯狂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端午节时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新知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忠贞不渝、矢志抗元的决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通过“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赠艾、思友、怀旧等情节,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不渝的坚守,又流露出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而“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一句,则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和豁达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又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元军南下攻宋,国家危在旦夕,文天祥作为南宋的忠臣和将领,积极投身抗元斗争,但屡遭挫折,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思念远方的朋友和亲人,同时也感慨自己身陷囹圄、壮志未酬的遭遇,他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首诗也展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