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与柳梢蝉。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2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辛弃疾

云卧衣裳冷似烟,云鬟愁雾湿蝉娟。

翠梧缺处添新影,玉藕折时露嫩尖。

粘壁素蟾初照户,拂帘红蓼晚香添。

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与柳梢蝉。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躺在竹制的床上,觉得肌肤清凉,好像身上盖的被子冷得像烟雾一样,头发上好像笼罩着一层愁雾,眉毛上的黛色也湿润了,窗外翠竹的影子添上了新竹的疏影,藕节已断,露出嫩白的藕尖。

月上林梢,素月的光影映照在墙上,红色蓼花晚香扑鼻,迎风飞坐在最凉爽的地方,可是这样美好的夜晚,却年年都被柳梢上的蝉占去。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上片写夏日傍晚的凉爽和静谧,下片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羡慕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清新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上片“云卧衣裳冷似烟,云鬟愁雾湿蝉娟”两句,以云卧、衣裳冷、愁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愁绪,下片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蝉的自在和作者的无奈,最后两句“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与柳梢蝉”,以蝉为对比对象,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羡慕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蝉在柳梢上自由自在地鸣叫,享受着夏日的凉爽,而作者却只能羡慕不已,感叹自己年年都输给了这些小小的生灵。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溧水无想山任职时所作,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被贬到地方任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这首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辛弃疾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