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端午日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续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
(注:此续句为根据关键词创作,非陆游原诗内容,以下解析将主要围绕陆游原诗及关键词所营造的意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端午节这天,山村里显得格外热闹美好,石榴花忽然之间已经开得繁盛似锦,粽子用荷叶包裹着,有两个尖尖的角,就像女子的发髻一样;高高的帽子上插着艾草,以驱邪避疫,按照旧俗,人们忙着储备药物,而我虽然身体瘦弱,也学着别人在额头上点上了朱砂色的雄黄酒印记,以求平安,太阳西斜,我的端午节活动也结束了,于是笑着和家人一起享用节日的宴席。
(续句部分)
我们千里迢迢带着家人前来观看龙舟竞渡,五湖之水因新雨而上涨,几乎与天边相连,一片壮阔景象。
释义
原诗描绘了南宋时期端午节山村的节日氛围,包括榴花盛开、包粽子、插艾草、储药、点朱砂等传统习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和对家人团聚的珍惜,续句则通过“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人们远道而来观看龙舟竞渡的盛况,以及雨后五湖水位上涨,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温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续句“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不仅展现了节日活动的盛大,还寓含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对家国情怀的抒发。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节日氛围,表达了对家国平安的祈愿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续句中的“千里携家观竞渡”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即便在战乱时期,也不忘传承和庆祝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