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衣戏彩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如。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寺

宋·释绍嵩

班衣戏彩春无价,玉版谈禅佛不如。

山色满庭供远目,松声万壑入清虚。

幽禽啼处花初放,野客归来酒半醺。

此去人间应更远,白云深处有僧居。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游历广泛,善于以诗记录旅途所见所感,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与寺庙生活,风格清新淡泊,富有禅意,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穿着彩衣与老人嬉戏的春日时光无价,用玉版纸谈论禅理连佛祖都自愧不如。

满庭的山色供人远眺,万壑的松声传入清幽虚无之境。

幽静的鸟儿啼叫之处,花儿刚刚绽放,野外的旅人归来时已有几分酒意。

这里距离尘世应该更加遥远,白云深处有僧人居住。

释义

“班衣戏彩春无价”描绘了春日里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景象,用“班衣戏彩”(指穿着彩衣与老人嬉戏,比喻孝养父母)来表达亲情之可贵,春日的这种温馨时光是无价的。“玉版谈禅佛不如”则借“玉版”(古代用以书写或绘图的玉质版片,此处可能喻指高雅的谈论环境或方式)谈禅,形容禅理的深奥与美妙,连佛祖都自愧不如,表达了对禅理的极高评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与僧侣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首联以“班衣戏彩”与“玉版谈禅”相对,既表现了人间的亲情之乐,又突出了禅理的深邃,为全诗奠定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基调,颔联与颈联进一步描绘山寺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山色满庭、松声万壑、幽禽啼花、野客归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远离尘嚣的清幽之境,尾联则以“白云深处有僧居”作结,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崇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游历某山寺时所作,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在游历过程中,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悟,同时对自然美景也有着独到的欣赏,在游览山寺时,他被这里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所吸引,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的自然美景与僧侣生活,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