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余。的释义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竹祖龙孙渭上居,供侬樽俎半年余。

清风明月长相伴,绿水青山共一庐。

作者及朝代

此诗名为《渭上竹居》,作者为明代诗人陆深。

作者简介

陆深(1477年-1544年),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等职,陆深学识渊博,擅长诗文,且精通书法,是明代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竹子如同祖辈龙孙般在渭水边居住,它们为我提供了半年的酒食与祭品(此处借指生活所需),清风明月常常与我相伴,绿水青山共同构成了我的居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渭水边竹林中居住的情景,竹子被比喻为“竹祖龙孙”,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与向往,诗人通过“供侬樽俎半年余”一句,表达了自己在竹林中生活的惬意与满足,而“清风明月长相伴,绿水青山共一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竹林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竹、风、月、水、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氛围,诗人也借自然之景,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陆深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内心却常常向往着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游历中,被渭水边的竹林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竹林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是对《渭上竹居》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价值,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或不确定性,因此以上解析仅供参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