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与山东李白好,儒术於我何有哉?出自哪首诗?

生辉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将进酒·君不见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汝与山东李白好,儒术於我何有哉?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虽然“汝与山东李白好,儒术於我何有哉?”并非《将进酒》的原文,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融入作为创作的一个变体或想象性续写,以展现李白不拘儒术、豪放不羁的性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著称,常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性格豁达不羁,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

译文

(针对融入的变体部分)

你说你和山东的李白交好,

那儒家的学问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释义

此句表达了李白对儒家学问的淡泊态度,他更看重的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追求个人自由与快乐的生活哲学,李白认为,与其被儒家的礼教束缚,不如与好友共饮美酒,享受人生的乐趣。

赏析

李白在这句诗中展现了他对儒家思想的反叛精神,以及对个人自由与快乐的追求,他通过夸张与对比的手法,将儒术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态度在唐代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反映了李白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创作背景

虽然“汝与山东李白好,儒术於我何有哉?”并非《将进酒》的原文,但我们可以从李白的整体创作背景来推测,李白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时期,儒家思想在当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远影响,李白作为一个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诗人,对儒家的礼教和束缚感到不满,因此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儒家思想的反叛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这句变体诗句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