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万草千花动凝碧。的释义

春秋8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涌泉水,万草千花动凝碧。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我为人情性孤僻,醉心于作诗,写出来的诗句一定要惊人,否则不肯罢休,到老来作诗还是很随意,没什么标准可言,往往是春来看到花鸟就抒发一番感慨,而不大去深入思考,新添了一个水槛,可供垂钓,又架了一个小船,可以代替步行入溪,如何能得到像文思泉涌的才情呢?这样万草千花都会随着我的笔意而展现出它们的美丽情态。

释义

这首诗是杜甫对自己创作经验的一次总结,也是对自己诗歌风格的一种描述,首联“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创作态度和追求,即追求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颔联“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则表达了诗人晚年对诗歌创作的随意和洒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颈联“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通过描绘诗人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其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焉得思如涌泉水,万草千花动凝碧”则表达了诗人对才思泉涌、妙笔生花的渴望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次深刻反思和总结,诗人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高度尊重,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晚年生活的闲适自在,展现了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尾联的“焉得思如涌泉水,万草千花动凝碧”更是将诗人的才情和想象力推向了极致,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无穷魅力和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所作,当时,杜甫已经年近六旬,经历了长期的漂泊和战乱,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夔州的自然风光也给了诗人很大的创作灵感和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