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古风二首 / 悼古二首
唐·杜甫
有客有客字子美,日籴太仓五升米。
前回拄杖觅诗题,独树作花开满蹊。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译文
有位客人名叫子美,每天从太仓买五升米度日。
上次他拄着拐杖寻找诗题,只见一棵孤独的树开满了花,开满了小路。
释义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诗人杜甫(字子美)生活的艰辛与对诗歌创作的执着,首句直接点明身份与现状,次句通过“日籴太仓五升米”展现了生活的贫困与艰难,后两句则通过“拄杖觅诗题”与“独树作花开满蹊”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寻找灵感,坚持创作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叙述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诗中“有客有客字子美”一句,既是对自己的直接称呼,也带有一种自嘲与无奈的情感,而“日籴太仓五升米”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与后文的“拄杖觅诗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最后两句通过“独树作花开满蹊”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意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杜甫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杜甫一生历经坎坷,晚年更是颠沛流离,生活困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创作的艰难,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精神与对诗歌创作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