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与客相从
宋·辛弃疾
不向人间争宠辱,更将心事付沙鸥。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富贵危机,直须笑谈空过。
穷通得失,从来不在眉头。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广阔而又深邃,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起义军,南归宋朝,他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失地,但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压,仕途坎坷,尽管如此,他仍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诗词抒发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不向人世间争抢宠爱与侮辱,只愿将心事寄托给沙洲上的鸥鸟。
夕阳也不肯掩饰人的衰老,偏偏照亮了我那一两根白色的胡须。
富贵中的危机,只需在笑谈中轻轻带过。
人生的穷达得失,从来都不应挂在心头。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他不愿与人争斗,只愿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夕阳映照下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但词人对此并不在意,反而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他深知富贵中的危机,能够笑对人生的得失,表现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词人与沙鸥相伴、斜阳映照白发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词人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和“直须笑谈空过”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斜阳映照白发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岁月的无情,又凸显了词人的从容和淡定,整首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压,仕途坎坷,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首词也反映了词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