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林逋
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
野径深藏松叶暗,人家半在竹篱歪。
寒鸦数点斜阳外,瘦马几声空谷来。
行到水穷山尽处,白云深处一僧归。
作者简介
林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隐逸诗人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作者对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向往。
译文
寒霜带来的冷风一吹,山岭上的云雾便散开了,云雾之外传来了傍晚时分樵夫的歌声,听起来更加哀伤,山间小路深深隐藏在昏暗的松叶之下,村庄里的房屋大多半掩在歪斜的竹篱笆后面,夕阳之外,几点寒鸦在盘旋,空旷的山谷中偶尔传来几声瘦马的嘶鸣,我走到水尽山穷的地方,只见白云深处有一位僧人归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深秋时节山行所见的山林晚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霜风一动岭云开”描绘了秋风驱散云雾的景象,“云外樵歌暮更哀”则借樵夫的歌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后续诗句进一步通过野径、松叶、竹篱、寒鸦、瘦马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幽静而略带凄清的山林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林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联“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以动衬静,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颔联和颈联则通过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尾联“行到水穷山尽处,白云深处一僧归”以僧人的归来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既呼应了前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赋予了全诗以深刻的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林逋的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具体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林逋在游历山林、体验隐逸生活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反映了宋代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