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出自哪首诗?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融入,非原诗内容,以下分析基于原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讽刺意味浓厚,常借古讽今,抒发对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译文

得到时就放声高歌,失去时就姑且罢休;

忧愁和怨恨虽然多,但日子还是要悠悠地过。

今天有酒就喝个痛快,明天有愁再愁个够。

(愁绪杀人只因那月下的情事,能放下时就暂且放下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得失、忧愁与欢乐时的豁达态度,他主张在得到时尽情享受,失去时也不必过于介怀,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自嘲,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坦然接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理,首句“得即高歌失即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即随遇而安,不为外物所累,次句“多愁多恨亦悠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的必要性,即使生活中充满了忧愁和怨恨,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悠然自得地生活下去,后两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更是将这种态度推向了极致,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彻底接受和对未来的无畏态度。

而根据关键词“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面对因月事而引发的愁绪时,也主张放下心中的执念,学会适时地放松自己,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态度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诗人豁达、超然的人生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不满,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以一种豁达、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和困难,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态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得失、忧愁与欢乐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背景,以及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嘲。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