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的释义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雨

宋·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村清景何如此,坐看深来尺许强,

偏於薄暮发寒光,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散文家。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后期作品则多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悲凉凄楚,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著有《简斋集》。

译文

山居的客人(我)年老体弱,不懂得农事,只能打开窗户,安坐屋中,静观天气的阴晴变化,前村的景色大概也是这样吧,雨水不断上涨,已经深达一尺多,傍晚时分,更是寒气逼人,泛着冷光,我闲来无事,铺开矮纸,斜写草书,晴天时则对着窗户,细细地煮水泡茶,消遣时光,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家乡。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乡的期待。“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两句,生动描绘了雨水上涨、暮色中的寒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水上涨的情景,通过“尺许强”的量化描述,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雨水的深度,而“偏於薄暮发寒光”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寒意和暮色中的清冷氛围,这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这两句诗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陈与义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山居,远离尘嚣,过着一种闲适的生活,这种生活并未完全消除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归乡的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情感在“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两句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