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雨歇林间凉自生,风穿迳里晓逾清。
露华洗出山川骨,云影移将日月形。
野老逢予争识面,樵夫知我共忘情。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译文
雨停后,林间自然生出凉意,晨风穿过小路,使得清晨更加清新,露水洗涤出山川的清秀骨骼,云影移动,仿佛日月之形也随之变幻,村里的老人遇见我都争相与我相识,樵夫们与我也是相互忘却了世俗之情,归来后,黄昏时分饱餐一顿,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光下休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闲适心境,首联“雨歇林间凉自生,风穿迳里晓逾清”直接点题,写出雨后林间的凉爽和晨风的清新,颔联进一步描绘自然景色,露水洗涤山川,云影移动日月,颈联转而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野老和樵夫都与诗人有着深厚的情谊,尾联则写诗人归来后的闲适生活,不脱蓑衣便卧于月明之下,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间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后的凉爽、晨风的清新、露水的洗涤、云影的移动等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新脱俗的山间,诗人也通过与野老、樵夫的交往,表现出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超脱世俗的洒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一些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而山间的清新自然和与野老、樵夫的交往则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启示,他便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