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宋·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汀何处,摘自瑶池初宴罢,醉魂缭绕巫山处,波渐暖,雁先渡。

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兴尽回舟,恰似云无心,水无绪,念取东篱黄菊,对南山、应准拟,何须更问,刘郎今几度。

作者及朝代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人,南宋著名词人,词风豪迈激越,是辛派词人的先驱,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作者简介

张元干生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早年丧父,家境清贫,绍兴年间,秦桧当国,因其词作曾讥讽秦桧,被秦桧削职,晚年退隐福建连江西山,以诗酒自娱,过着清贫的生活,张元干词风慷慨悲凉,是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译文

我手持拐杖登上高楼远望,天空中北斗星低垂,苍茫的江面上波涛万顷,月光笼罩着烟雾缭绕的沙洲,浮云被扫尽但风势仍未平息,我尚未放胆乘着小舟在夜里渡江,栖息的大雁落在寒冷的汀洲上,不知它们将飞往何处,仿佛刚从瑶池的宴会上归来,醉魂缭绕在巫山云雾之间,江水渐渐变暖,大雁已经率先渡过江去。

乘着兴致最适合去拜访朋友,我驾着小船在越溪上悠然前行,越溪的景色真是潇洒迷人,兴致尽了便回舟而归,就像云没有固定的心,水没有固定的流向一样,我想着东篱下的黄菊,面对着南山,应该已经做好了归隐的准备,哪里还需要再去问,刘郎今天已经来了多少次呢?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上片写作者登高远望,看到江面壮阔、月色朦胧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下片则通过“乘兴最宜访戴”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想要去拜访友人的心情,以及最终选择归隐的洒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柔美,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词中“乘兴最宜访戴”一句,借用了东晋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想要去拜访友人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而“兴尽回舟,恰似云无心,水无绪”一句,则表达了作者最终选择归隐的洒脱态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张元干为寄给友人李纲(字伯纪,曾任南宋丞相)而作,当时李纲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贬谪,张元干对李纲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