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传花枝·平生自负》,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传花枝·平生自负
宋·柳永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幹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筵歌席,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箫韶九奏,有鹧鸪啼叫。
转关踏节,才高妙绝,把动人春、都上眉梢,柳腰轻,莺舌巧,笑倚春风,尽成娇妙,算从来、风流人物,只合、共伊天老,奈向者、而今见老,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曲调、极尽铺叙的手法、直白的语言、新颖的表现手法,使慢词发展成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平生自负,有着风流倜傥的才情和风度,在口头上,我能够谈论张、陈、赵等名家的作品,我能够创作新词,改编旧曲,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有着独到的理解,我擅长化妆打扮,能够模仿各种声音,内外都显得出众,每当遇到宴席和歌会,人们都会称赞我,可惜我已经老了,虽然音乐美妙,但总有鹧鸪的啼叫声让人心生哀愁。
我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才情高超绝伦,我的表演能够打动人心,让人们的眉头都舒展开来,我身姿轻盈,声音婉转,笑容满面地倚靠在春风中,尽显娇媚和美妙,回想起来,那些风流人物,只应该和我一起共度天荒地老,可是如今我已经老了,只能在酒席前,随着音乐,欣赏雅歌艳舞,享受欢乐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柳永对自己才华的自负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他通过描述自己在音乐、舞蹈、化妆等方面的才能,以及人们对他的称赞,展现了自己的风流才调,他也感叹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在酒席前欣赏雅歌艳舞,享受欢乐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词以柳永的自负和怀旧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柳永的才华和情感,词中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有对老年生活的坦然接受,柳永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风光和现在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他也通过欣赏雅歌艳舞来寻找欢乐和慰藉,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晚年时期,柳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中,晚年才得以及第,在仕途不顺的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波折,这首词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同时也在寻找欢乐和慰藉的过程中创作的,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柳永对才华的自负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在面对衰老和困境时的坦然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