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诗
唐·李商隐
阆风歧路连银阙,曾许金桃容易窃。
紫芝秀出千峰下,瑶草香生万壑前。
云构山林图画里,鸟飞岩岫管弦间。
仙机久已传丹诀,谁道刘安独未仙。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和咏物诗也多有佳作,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阆风山上的歧路连接到银色的宫殿,曾经许诺过金桃可以轻易地摘取,紫色的灵芝在千峰之下秀美地生长,瑶草在万壑之前散发着香气,山林云雾缭绕如同图画之中,鸟儿在岩岫之间飞翔如同在管弦声中起舞,仙家的机密早已传授了炼丹的秘诀,谁说只有刘安没有成仙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的奇丽景象和仙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家生活的羡慕,首句“阆风歧路连银阙”描绘了仙境的入口,歧路连接着银色的宫殿,充满了神秘和诱人的色彩,次句“曾许金桃容易窃”则通过金桃的易得,暗示了仙境生活的美好和容易实现,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奇丽景象和仙家的生活状态,如灵芝秀美、瑶草飘香、山林如画、鸟飞如舞等。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题,通过描绘仙境的奇丽景象和仙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将仙境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神往,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如“金桃”、“紫芝”、“瑶草”等,都寓意着美好和珍贵,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现实感到失望和不满,于是通过创作游仙诗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仙境的向往,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佳作,通过描绘仙境的奇丽景象和仙家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仙家生活的羡慕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