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出自哪首诗?

春秋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芙蓉

宋·苏轼

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

不向人间争宠辱,此花风韵独清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芙蓉花天生淡雅清新,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好精神,当洗去浓妆艳抹后才更显其妩媚之态,它不与世俗之人争夺宠爱与侮辱,独自保持着清新高雅的风韵。

释义

“天然淡泞好精神”描绘了芙蓉花自然、不加雕饰的美,强调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洗尽严妆方见媚”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芙蓉花在洗去人为装饰后的自然之美;“不向人间争宠辱”表达了芙蓉花超然物外、不慕名利的高洁品质;“此花风韵独清真”则是对芙蓉花独特风韵的赞美,强调了其清真高雅的特点。

赏析

这首诗以芙蓉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芙蓉花的自然之美和高洁品质,首句“天然淡泞好精神”直接点出了芙蓉花的自然之美,强调了其不加雕饰、清新脱俗的特点;次句“洗尽严妆方见媚”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芙蓉花在洗去浓妆后的自然妩媚;后两句则通过赞美芙蓉花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苏轼的生平经历有关,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他以芙蓉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赞美芙蓉花的自然之美和高洁品质,苏轼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