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几回饮散,灯残香暖,好事尽鸳衾”,这些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贺铸的《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以下是该词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绣芙蓉,当时携手处,依旧、梦绕翠眉红。
几回饮散,灯残香暖,好事尽鸳衾,不似长亭柳,春色年年,离恨满东风。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词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退居苏州,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译文
花丛深处的庭院让人怀疑是否还有路相通,碧绿的纱窗影下,绣着芙蓉花的窗帘轻轻飘动,当年我们携手走过的地方,如今依旧在梦中萦绕,那翠眉红颜仿佛就在眼前。
多少次酒宴结束后,灯火已残,香气犹暖,我们共享着鸳鸯被中的好事,但这并不像长亭边的柳树,每年春天都会绿意盎然,而我的离恨却如同东风一般,年年吹拂,无法消散。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花深院静、灯残香暖的场景,回忆了与爱人曾经的欢聚时光,词中“几回饮散,灯残香暖,好事尽鸳衾”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而“不似长亭柳,春色年年,离恨满东风”则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和离恨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和离恨的无奈,词中通过“花院深疑无路通”等句,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回忆做好了铺垫,而“几回饮散,灯残香暖,好事尽鸳衾”一句,则生动地再现了词人与爱人曾经的欢聚时光,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气息,这种美好时光并未持续太久,词人通过“不似长亭柳,春色年年,离恨满东风”等句,表达了对离别和离恨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贺铸在离别之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作,贺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遇贬谪和流离失所,这使得他对离别和离恨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一个幽静而神秘的花深院静场景,以及回忆与爱人曾经的欢聚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离恨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在贺铸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他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词作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
就是对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希望这些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