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的释义

生辉5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闻新雁,鸿雁几时回?

汀洲丛蓼晚,岸筱覆芦开。

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

天寒荒远路,日暮欲何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方泽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方泽,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与描绘自然景色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虽然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不如一些大家显著,但每一首都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与见解,值得细细品味。

译文

在江上听到新雁的叫声,大雁啊,你们何时才会飞回?

晚秋的时节,汀洲上丛生着蓼草,岸边的细竹和芦苇随风摇曳。

醉醺醺的我仿佛回到了青草渡口,梦中乘坐的船儿正驶过武牙滩。

天气寒冷,荒凉的道路上显得格外遥远,日暮时分,我该去往何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武昌遭遇风浪受阻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两句,尤为动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联以新雁的叫声引入,既点明了时节,又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颔联通过对汀洲、蓼草、细竹、芦苇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颈联“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武牙滩”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归途的深切渴望,尾联则以“天寒荒远路,日暮欲何之”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又增添了全诗的哀愁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一次旅行经历有关,诗人在武昌遭遇风浪受阻,面对茫茫江水,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种情境下,他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归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背景下,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