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余清。
画兰不似画蝴蝶,自写幽姿入素屏。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译文
富贵是人之常情,有谁不羡慕呢?但我更爱你那超凡脱俗、风韵清雅之姿,画兰花不像画蝴蝶那样追逐时尚,我只描绘你幽静的风姿,将其融入这洁白的画屏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风韵”,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格的赞美,首句“富贵常情谁不羡”点出世俗之人对富贵的普遍追求,次句“爱君风韵有余清”则转折出诗人对兰花清雅风韵的偏爱,后两句“画兰不似画蝴蝶,自写幽姿入素屏”进一步强调画兰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认可,而是为了表现兰花自身的幽姿雅韵。
赏析
这首诗以画兰为题,实则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富贵常情谁不羡”一句,既揭示了世俗之人的普遍心理,也为下文的转折做了铺垫,而“爱君风韵有余清”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兰花清雅风韵的喜爱,后两句通过对比画兰与画蝴蝶的不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郑板桥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风气浮躁、追求物质享受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板桥却坚守自己的文人操守,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高洁,他通过画兰、竹、石等自然之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首诗《题画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兰花高洁品格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文人操守的坚守和表达,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