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湖
宋·文同
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色荷香新雨后,水边闲坐一樽诗。
作者简介
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北宋画家、诗人,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文同善画竹,初学湖州竹派,后深造自得,创“湖州竹派”,为北宋画竹高手,与苏轼的枯木怪石,并称“湖州派”。
译文
十顷广阔的湖面宛如一片碧绿的琉璃,当四周树荫刚刚聚合在一起时,景色尤为迷人,新雨过后,柳色更加青翠,荷香更加浓郁,我在水边悠闲地坐着,品着美酒,吟咏着诗句。
释义
“平湖十顷碧琉璃”描绘了湖面广阔且碧绿如琉璃的景象;“四面清阴乍合时”则表现了四周树荫刚刚聚合,形成一片清幽之景的时刻。“柳色荷香新雨后”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柳色青翠、荷香四溢的美好画面;“水边闲坐一樽诗”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中悠闲自得,以诗酒为伴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北湖雨后初晴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美景中的悠闲心境,首句“平湖十顷碧琉璃”以琉璃比喻湖面,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碧绿;次句“四面清阴乍合时”则通过树荫的聚合,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后两句“柳色荷香新雨后,水边闲坐一樽诗”则进一步以雨后柳色、荷香等细节,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悠闲自得的心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文同此诗可能作于其任职或游历期间,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文同一生热爱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之美,此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在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湖雨后初晴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通过“水边闲坐一樽诗”的描绘,也展现了他悠闲自得、以诗酒为伴的生活情趣,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文同个人的性格和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闲适的文化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