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行
唐·韦庄
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
数程山路长侵月,千里江流不断天。
岸影几处看渔火,夜潮何处宿蛟涎。
他年相访应惆怅,零落荒村古寺前。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归乡的衣袖随风摇曳,心中豪情壮志浩荡无边,清晨时分,船只在鼓声中破浪前行,穿越风急浪高的江滩,山路蜿蜒曲折,月光洒满了几段路程;江水滔滔不绝,仿佛连接着无边的天际,沿岸几处灯火闪烁,那是渔人夜归的信号;夜深人静时,潮水又将在何处停歇,与蛟龙共眠?待到将来某日再来探访此地,恐怕只会徒增惆怅,因为那时这里或许已是一片荒凉,只有古寺静静伫立在荒村之前。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深刻体悟,首联“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和旅途的艰辛,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山路、江流、渔火、夜潮等景象,展现了旅途的壮丽与孤寂,尾联则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复杂心境,诗中“归袂摇摇”与“心浩然”相呼应,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又体现了其内心的豁达与豪迈,而“晓船鸣鼓转风滩”一句,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冒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全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韦庄晚年归乡途中,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晚年终于有机会归乡,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在归乡途中,他目睹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的情感,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心境与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