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收藏传百世,岂惟荣耀托当时。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二宝收藏传百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二宝收藏传百世,岂惟荣耀托当时。

龙光夜射斗牛外,凤舞朝鸣日月边。

玉璞自应完且好,金瓯何惜缺而圆。

他年若访遗踪处,且向蓬山路不迷。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这两件宝物被珍藏起来,将会流传百世,它们的荣耀不仅仅局限于当时,夜晚,它们的光芒如同龙光般射向斗牛星宿之外;清晨,它们又如同凤凰般在日月之边鸣叫,这两块宝玉自然应该是完整无缺的,金瓯(比喻国家)又怎会吝惜于一时的残缺而追求永远的圆满呢?将来如果有人想要探寻这两件宝物的遗迹,只需沿着蓬山路前行,便不会迷失方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件宝物的珍贵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首句点明主题,强调宝物的传世价值;次句进一步阐述其荣耀不仅限于当时;三、四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宝物的光辉与神奇;五、六句则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完整与圆满的期望;末句则暗示了探寻宝物遗迹的线索。

赏析

这首诗以宝物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诗中既有对宝物本身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龙光夜射”、“凤舞朝鸣”等生动的描绘,将宝物的神奇与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玉璞自应完且好”、“金瓯何惜缺而圆”等句,又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完整与圆满的期望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情感有关,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时刻,面对某些珍贵之物或美好回忆时,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宝物的珍贵与永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也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国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刘克庄的作品中并不十分著名,但它依然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与思想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