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的解释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凝祥池

宋·王安石

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

万柄莲花照水红,千峰荷叶舞风翠。

露翻鱼影烁金鳞,云卷雁行横玉字。

属车尘起幸西园,御柳垂丝拂银辔。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减轻人民负担,但因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最终变法失败,在文学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作品以雄健简练、奇崛峭拔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凝祥池紧紧环绕着会灵园,那仆射岭下的荒凉水塘怎能与之相比?池中万柄莲花映照着水面,红艳如火;千峰荷叶随风摇曳,翠绿欲滴,露珠滚动,鱼影闪烁,如同金色的鳞片;云彩卷舒,雁阵横飞,宛如书写在蓝天上的玉字,皇帝的车驾扬起尘土,前往西园游玩;御柳低垂,细丝轻拂着银色的马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凝祥池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比仆射荒陂的荒凉,突出了凝祥池的繁华与生机,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万柄莲花照水红”、“千峰荷叶舞风翠”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荷花的娇艳与荷叶的灵动,诗中还融入了皇帝出游的场景,增添了宫廷的华贵与庄严。

赏析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凝祥池为中心,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宫廷园林画卷,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皇帝出游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北宋宫廷的繁华与奢华,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宫廷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仆射荒陂的荒凉,更加凸显了凝祥池的美丽与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安石在朝廷任职期间,当时他作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有机会接触到宫廷的繁华与奢华,凝祥池作为北宋宫廷的重要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王安石在游览凝祥池时,被其美丽的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之作,他也可能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