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顾我不欲去,问我无穷惭报寡。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迟迟顾我不欲去,

问我无穷惭报寡。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注:“迟迟顾我不欲去,问我无穷惭报寡”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杜牧某一首广为人知的诗中,可能是后人根据杜牧的风格或意境创作的句子,或是对其多首诗词意境的综合提炼,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它们融入了一首假想的“赠别”诗中,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艺术特点在于构思奇绝,用笔含蓄,写法婉曲,意境深远。

译文

在这离别的时刻,你多情得仿佛无情,

面对酒杯,笑容却难以浮现。

蜡烛仿佛也有心,它怜惜这离别之情,

替我们流泪,直到天明。

你迟迟不肯离去,回头望我,

我问你对我情深似海,我却无以回报,满心惭愧。

人生本就多情而痴狂,

这份遗憾,与风月无关,只关乎你我。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厚情感及无法报答对方深情的惭愧心理,前两句通过对比“多情”与“无情”,以及“笑不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后两句则直接点出“迟迟顾我不欲去”的深情与“问我无穷惭报寡”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赏析

“迟迟顾我不欲去,问我无穷惭报寡”这两句,以极其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与内心的愧疚,诗人通过“迟迟顾我”的动作,描绘出对方的不舍与深情,而“问我无穷惭报寡”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份深情无法充分回报的遗憾与自责,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假想的“赠别”诗并非杜牧原作,但我们可以想象,在唐代那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时代,杜牧或许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情感经历,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之间交往频繁,离别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创作了大量以离别为主题的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假想的“赠别”诗,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杜牧的创作风格而构思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