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途中口号

唐·杜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

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客匆匆未到家,满襟清泪湿梨花。

(注:“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杜牧现存的确切作品中,可能是后人根据杜牧的风格或意境创作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途中口号”中,并模拟了杜牧的风格和情境,以下解析基于这一虚构作品。)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风格俊爽明丽,独树一帜,杜牧的诗作常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暖阳和煦,微风轻拂,冰雪初融,春意已悄然萌动,柳树吐露新芽,梅花绽放笑颜,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酒醒之后,我并未留意到马车的行进,突然间,归家的思绪如同天边掠过的飞鸿,迅速而强烈地占据了我的心头,远山连绵不绝,云雾缭绕,晨光中的山色更显青翠,而我,这个匆匆的行客,还未到家,心中已满是思乡之情,泪水不自觉地打湿了衣襟,仿佛连那路边的梨花也为之动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春意盎然与归家心切的复杂情感,前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中间两句以“酒醒”为转折点,引出诗人的归思之情,形象生动;后两句则通过“远山”、“云山”、“晓山”的描写,以及“行客匆匆”与“满襟清泪”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旅途的孤独感。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两句尤为精彩,既表现了诗人酒醒后的恍惚状态,又巧妙地引出了归思的主题,使全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立体,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它可能反映了杜牧在晚唐时期,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仕途不顺,内心产生的归隐与思乡之情,在旅途中,诗人或许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触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作为一位文人的敏感与深情,以及他对生活、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与眷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