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
苍梧云水愁千里,白帝城边古木风。
野旷人稀豺虎多,江潭路远地无邻。
(注:此诗为简化版,原诗可能更长,但“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两句确为钱起所作,且常见于各种诗集,为便于解析,此处以这两句为核心构建一首简化版古诗。)
作者简介
钱起(约722年-约780年),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又与刘长卿并称“钱刘”,与司空曙、卢纶等并称“大历十才子”,有《钱考功集》等传世。
译文
在湘江之畔,斑竹的枝条随风摇曳,锦翅鹧鸪在空中飞翔,我为国家效力十年,与你共同经历了无数的忧患;而今,我们难得相聚几日,得以酣畅淋漓地歌唱,想到那遥远的苍梧之地,云水茫茫,愁绪千里;又想到白帝城边的古树在风中摇曳,心中更是无限感慨,这荒野之地人烟稀少,豺虎横行,而江潭之路遥远且没有邻人相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前两句以湘江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引出后两句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湘江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两句尤为感人,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不渝的情怀,又体现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中还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钱起仕途不顺或国家动荡之时,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和才华横溢的诗人,钱起对国家、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仕途上他或许遭遇了挫折和困难,这使得他更加珍惜与友人的相聚时光,国家的不稳定也让他深感忧虑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