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我亦随往矣,行即逢君何恨邪。全诗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途中遇友》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自我我亦随往矣,行即逢君何恨邪。

共话前尘如梦影,同看今朝似烟霞。

江湖路远情难断,风月情深意未暇。

此去天涯多保重,归来依旧是故家。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对不那么显赫。

译文

我随着自己的心意前往,行走间遇到你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我们一起谈论过去的事情,仿佛那些都是梦境中的影子;共同欣赏眼前的景色,它们就像烟霞一样美丽,江湖之路遥远,但我们的情谊难以割断;风月之情深厚,我们的心意还未曾闲暇,这次你去往天涯,一定要多多保重;等你归来时,这里依然是你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友人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共同回忆与欣赏,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共话前尘、同看今朝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担忧与祝福,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首联“自我我亦随往矣,行即逢君何恨邪”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和遇到友人的喜悦之情,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与友人共话前尘、同看今朝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则以祝福和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深刻。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前尘如梦影”、“今朝似烟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美丽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情境和细节,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偶遇友人时所作,在漫长的旅途中,诗人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孤独和艰辛,而遇到友人则成为了他旅途中的一抹亮色,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担忧与祝福,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些情感都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