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平生又欲慕贾谊,长缨直请系单于”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王昌龄的某一完整《从军行》组诗中的某一首,而是根据王昌龄的边塞诗风格及主题,我融合了他的边塞情怀与汉代贾谊的壮志未酬之意,构想出的两句诗,用以表达诗人渴望像汉代贾谊一样,以长缨缚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构想进行。)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译文
(针对构想出的两句)“我一生中又渴望能像贾谊那样,手持长缨,直接向单于请战,誓要将敌人擒获。”
释义
“平生又欲慕贾谊”:表达了诗人对汉代名臣贾谊的仰慕,贾谊年少有为,曾上书言事,提出改革建议,虽未完全实现,但其忧国忧民之心、壮志未酬之情,深深触动了诗人。
“长缨直请系单于”:长缨,指古代勇士用以系敌首的绳索,这里借指武力征服;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呼,泛指敌人,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像古代勇士一样,亲自上阵,用武力将敌人首领擒获,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两句诗融合了王昌龄的边塞诗风格与汉代贾谊的壮志未酬之意,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诗人通过“慕贾谊”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仰,同时借“长缨直请系单于”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诗句气势磅礴,情感真挚,体现了王昌龄边塞诗中的豪迈与悲壮。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王昌龄原诗,但基于王昌龄的边塞诗风格和主题,我们可以构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王昌龄在边塞的亲身经历或见闻有关,唐代边塞战争频繁,诗人身处边疆,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的英勇,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仰慕和对现实战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