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白居易
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归。
当欢须酩酊,即老莫蹉跎。
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早晨随着众人一起出动,傍晚也随着众人一起归来。
应当欢乐时就尽情畅饮,到了老年就不要虚度光阴。
遇到世事纷扰时我却独觉无用,只能与你一同苟且偷安、饱食终日。
不向人间争抢宠辱,只将心事寄托给那沙洲上的鸥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一种淡泊态度,他描述了自己随群而动的生活状态,既不强求欢乐,也不虚度年华,在面对世事纷扰时,他感到自己的无力与无奈,只能选择与友人一同苟且偷安,他并不在意人间的宠辱得失,而是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与沙鸥为伴。
赏析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白居易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首联“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归”写出了他日常生活的平凡与规律,颔联“当欢须酩酊,即老莫蹉跎”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认为应当珍惜当下,尽情欢乐,不虚度光阴,颈联“遭时有事独无用,偷安饱食与汝俱”则透露出他在面对世事纷扰时的无力感与无奈,只能选择与友人一同苟且偷安,尾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淡泊态度与对自然的向往之情,也透露出他在面对世事纷扰时的无力感与无奈之情,这种情感与态度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白居易的思想与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