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空怀壮志无由骋,独倚危楼看落晖。

世事纷纭难预料,人情冷暖易伤悲。

何时得遂平生愿,归去青山学种芝。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705年,卒于761年,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尉,晚年辞官归隐,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诗风雄浑奔放,语言优美自然,内容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民生疾苦,抒发个人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我的才能不足以让我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我的体力也柔弱,无法拿起武器去战场杀敌,我空怀着满腔的壮志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楼上,看着夕阳缓缓落下,世间的纷扰难以预料,人心的冷暖又容易让人悲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平生的愿望,归去青山之中学习种植灵芝,过上隐居的生活。

释义

“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和体力的不自信,认为自己既无法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也无法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他空有壮志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面对夕阳,感叹世事的纷纭和人情的冷暖,诗人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希望能在青山之中过上平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自我感慨为主线,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首联“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困境,既无法在朝廷中施展才华,也无法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颔联“空怀壮志无由骋,独倚危楼看落晖”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空有壮志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倚楼看夕阳,颈联“世事纷纭难预料,人情冷暖易伤悲”则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尾联“何时得遂平生愿,归去青山学种芝”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颀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长期担任低微的官职,他可能对朝廷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深感失望,因此产生了归隐山林的念头,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和归隐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