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悼子
唐·李商隐
自从苏梅二子死,天地寂默收雷声。
文采风流今已矣,江山犹是昔人情。
空庭月落孤灯暗,长夜风凄万籁鸣。
独倚危栏泪满袖,伤心不独为君明。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回应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自从苏梅两位才子去世后,天地间仿佛变得寂静无声,连雷声都收敛了起来,他们的文采和风流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这片江山仍然保留着他们当年的情谊,空旷的庭院中,月亮落下,孤灯昏暗,漫长的夜晚里,风声凄厉,万籁齐鸣,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泪水沾满了衣袖,我的伤心不仅仅是为了你们,更是为了这失去文采风流的世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梅两位才子去世的深切哀悼和无限怀念,诗人通过描绘天地间的寂静无声和长夜的凄厉风声,来烘托出失去两位才子后的悲凉氛围,诗人也表达了对他们文采风流的赞美和怀念,以及对这失去美好事物的世界的伤心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内心的哀痛和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寂默收雷声”、“孤灯暗”、“风凄万籁鸣”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和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苏梅两位才子生前的文采风流与去世后的寂静无声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他们的卓越才华和不可磨灭的影响。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悲欢离合,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苏梅两位才子可能是他生前的好友或敬仰的先辈,他们的去世对李商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苏梅两位才子的深切哀悼和怀念,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和才华的珍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