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杂诗
唐·韦应物
江淮卑湿殊北地,岁不苦寒常疫疠。
老身且健今谁在,野哭遥闻战伐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江淮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与北方的干燥寒冷大不相同,这里虽然不经历严寒的冬天,但常年流行疫病,我如今虽然身体还算健康,但昔日的朋友和亲人又在哪里呢?远处传来野外的哭声,那是战乱时期人们的哀号。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淮地区与北方的气候差异,以及描述当地的疫病流行和战乱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赏析
韦应物在这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首句“江淮卑湿殊北地”,点明了江淮地区与北方的气候差异,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岁不苦寒常疫疠”,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地区特有的社会问题——疫病流行,后两句“老身且健今谁在,野哭遥闻战伐时”,则通过个人经历和战乱现实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局动荡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又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江淮地区官职期间,当时,江淮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疫病流行,加之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韦应物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敏锐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