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的解释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才不遇

唐·李群玉

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

黄金散尽交疏尽,白首蹉跎志未偿。

空山寂寂夜悠悠,明月皎皎照我床。

长啸一声天地阔,独倚危栏泪千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怀与对时局的感慨,李群玉在唐代诗坛上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声名显赫,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你胸怀中藏着一块形状奇特的至宝,但世俗之人却无法分辨它是美玉还是劣石(珉:似玉之石;玒:一种似玉的石头,但质劣),黄金散尽后,朋友也离你而去,直到白发苍苍,你的志向仍未实现,空山寂静,长夜漫漫,明月皎洁地照耀着我的床榻,我长啸一声,感觉天地宽广无垠,却只能独自倚靠在危险的栏杆上,泪水流淌成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才华横溢却遭遇世俗误解和人生挫折的士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深深感慨,诗中“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两句,形象地比喻了诗人的才华被世俗所忽视和误解的境遇。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首联直接点题,用“至宝”与“珉与玒”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才华的珍贵与世俗眼光的浅薄,颔联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因才华不被赏识而遭遇的孤独与困境,黄金散尽、交疏尽散,形象地描绘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颈联以空山寂寂、明月皎皎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尾联则以长啸、独倚、泪千行等动作和情态,将诗人的悲愤与无奈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个人的遭遇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群玉在唐代诗坛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这使他深感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在历经人生的挫折与磨难后,他或许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望着皎洁的明月,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悲愤与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李群玉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也寄托了对知音难觅、才华被埋没的深深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