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出自哪首诗?

小编9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注:此句虽未直接出现在上述原文中,但根据题意,可理解为对诗中边塞风光的概括或化用,体现了诗中描绘的荒凉、悲壮场景。)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豪放,善于描绘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作品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译文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

风沙弥漫掩映着巡行刁斗,公主幽怨的琵琶声四处传播。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胡雁哀鸣夜夜不停向南飞去,胡人战士忍不住眼泪双双下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敌人封锁,应该将性命追随元帅出征。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悲惨生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诗中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将士情感的抒发,情感深沉,意境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悲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的同情,诗中“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等句,则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边疆的战事有关,唐代时期,边疆战事频繁,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诗人李颀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将士们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政策的弊端和战争的残酷性,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